找到相关内容32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

    乃锡赙赠:绢三百匹,布二百端,白粳米五车,白面亦尔,柴十车,油七石,炭三车,并如京宣索。二十八日,敕内侍韦守宗,送绢七百五十匹,充为和上造塔值。七月五日,追赠司空,及锡谥号。词曰:“敕:寂灭为乐,所以...

    冈田契昌阿阇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480095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1)

    本已来。离一切相平等寂灭。非有相非无相。非非有相非非无相。非亦有相非。亦无相。非去来今。非上中下。非彼非此。非静非乱非染非净。非常非断。非明非暗。非一非异等。一切四句法总说。乃至非一切可说可念等法。亦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2.html
  •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(2)

    。托法无别也。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。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。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。此名除障。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。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。此为得益。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。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...

    慧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880943.html
  • 荆溪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禀三藏(教)寂灭真空,如此等人何须观具,何者?藏通但云心生六界,观有巧拙即离不同,是故此两不须观具,尚不识具,况识空中?若不尔者,何名发心毕竟不别?成正觉已何能现于十界身土?又复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,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081704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1)

    咒之意,主要有火界咒,慈救咒,心咒。   第八章 真言宗分派的渊源   弘法大师的门徒虽然很多,但只有实慧僧都为其上首,真雅僧正的门徒最多。真济以后,宗门不振。真如法亲王在外国寂灭以后,其他...

    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881860.html
  • 天台宗和[日本784一1192年]真吉宗时代(2)

    宗的耆宿法藏箝口无言。由此名声大振。应和四年,座主延昌寂灭,天皇诏敕由他嗣后,他辞而不就。同年不久,镇朝座主圆寂,慈慧再次受命,他仍谦退不受。此年他任内供奉,第二年担任权律师,第三年被任为法性寺座主,...惨事,此时距智证大师寂灭后只有一百九十一年。此后,到二条天皇长宽元年[1163]为止,园城寺遭受山门放火的大难前后达四次。   永久元年[1040],因兴福寺僧凌辱了山门的祗园感应院的神人,山门...

    [日]村上专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0981861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假修以凝神,积习以移性,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、冥怀至极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?”[⑥]意思是说,三昧就是专思寂想的意思。思维活动专注一境,就会志一不分而凝于神;思想认识处于寂灭状态,就会气虚空而神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佛教法事仪轨(二)

    ,打钟集僧,入礼佛三拜竟,至佛前拈香礼佛。二师礼佛时,大众同唱供养偈云(或依常例改唱炉香赞亦可,须上供): 戒香定香解脱香,光明云台遍十方 供养十方无量佛,见闻普熏证寂灭。 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1582823.html
  • 探述三武一宗“灭佛”

    因韩愈素不喜佛,信奉孔、孟,限佛、道。曾在他的论文《原道》中指出:“今其法曰:必弃而君臣,去而父子,禁而相性养之道,以求斯所谓清净寂灭者”;“今也欲治其心,而外天下国家,灭其无常,子焉而不父其父,臣焉...

    则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25383808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中国文化

    相生相养之道,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。呜乎!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,不见黜于禹、汤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也。……”再则说:“今也欲治其心,而外天下国家,灭...

    郭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500784780.html